2018/12/06榮耀DIY分享~建立快樂的習慣(四)
箴言17:22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大部分的先進國家數據都指出,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的精神受到困擾,在心理、情緒及精神上都呈現失調,這是現代的世紀病症。
現代人的生活質素,以物質為計算基礎,認為擁有更多奢侈物品,生活質素就越高。這樣的認知,讓很多人在「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的心理壓力下,喜樂變得奢侈,漸漸的也賠上了精神健康。
當年的老子主張「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聖經》更提出: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
哈佛大學發現:20個快樂習慣!我們繼續介紹:
16. 無條件的愛
沒人是完美的。接受自己不完美,也要這樣對待別人。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要許多時間在一起或幫忙解決問題,乃是,接受真實的他們,尊重他們自己的步伐,給予摸索的空間。
17.竭盡全力,然後交給上帝。
未完成的方案和不斷的失敗,將不可避免地會削弱你的自尊。但是,竭盡全力後獲得的滿足感一定是最強的。當你放棄的時候,你已經被自己打敗。
18. 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放手
每個人都有局限性,而且有時候儘管我們很努力做一件事情,但是總會事與願違。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然後放手。剩下的交給上帝。當你盡了全力,你就沒有遺憾。
19. 好好照顧自己
健康身體是幸福的關鍵。若身體不好,無論如何努力,都很難快樂。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運動、找時間休息。好好照顧身心靈,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有健康的體魄。
20. 學會給予
做好事是最能確保你心情好方法之一。哈佛研究,人們做好事,大腦變得活躍,就好像當你經歷一些獎勵時。所以,那些關心別人的人,要比不大關心別人的人活得更開心。
親愛的,人的一生,都是活在「未知數」當中,縱使苦心經營,結果仍是有幸與不幸。這種甚麼都沒有十分把握的心態,常令人陷入遠憂近慮、大喜大悲之中。
聖經提醒我們:「你們要靠主(耶穌)常常喜樂。」事實上,我們靠人、靠己、靠財富、靠學識……都非常有限,唯有依靠創造我們的阿爸天父,才能從遠憂近慮中走出來。
因為,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祂又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全能者。」
今日請讀經:箴言第十七章
今日請背誦: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言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