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right choices in the midst of errors
在英國那年,負面、灰色思想充斥腦袋,想死,不敢死;想活,活不下去。每天面臨崩潰邊緣,一個「受創者」——顯然無力掙脫困境。你的心讓冰雪給凍結了,任何壞消息傳來,就像「蝴蝶效應」般,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叫你膽戰心驚,宛如驚弓之鳥,無力再起。
你明白了人性、友誼中的某些「本質」,棄絕深深地抓住了你。你失落了所有自尊,於是想採取自我防衛機制,變成一塊岩石,一座孤島,築好城堡、又建起圍牆,孤立自己也拒絕別人,再也不信任他人。你懊惱曾經做過的事,更不再相信世上有愛,你哀哭呻吟、折磨自己,心想:「如果當時這樣、如果當時那樣,就不會變成這樣!」
你試圖從別人的話語尋找安慰與鼓勵,但又害怕聽見真相,最好是作個避世宅男算了;或想,世上根本沒有我最好,變作岩石,變座孤島吧!你就再也不會哭泣、痛苦了。
Paul Simon選擇自我放逐,接受撒但控告,這不是天下第一人,同是天涯淪落人都會有一樣心境,只是深度不同而已。約伯落難、絕望之時,也曾咒詛自己:「我為甚麼不一離母胎就死去?我為甚麼不一出母腹就斷氣?」(參約伯記三章11節)。
而從英國文學家John Donne所寫文章「Meditation XVII默想十七」,你看到另一種心情:
「All mankind is of one author, and is one volume; when one man dies, one chapter is not torn out of the book, but tr">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朋友姓名 朋友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