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0台北新榮耀堂主日信息 朱台深牧師
【你說,到底幸福是甚麼?】
※從「命定」說起
近十餘年,「命定」似乎成為教會界顯學,基督徒對於「命定」尋求很有迫切感、但也十分令人困惑。「命定」是神定意要成就在每位基督徒身上的計畫,對於尋求這種「安身立命」的不可知未來,大家都很有興趣,偏偏神的「命定」,對神的兒女並非「標準化」過程、也不能依個人意願加以「客製化」。
因此,靠人、靠牧者、靠先知、或外來講員來尋找人生命定,實在是一種冒險作法。
靠人不成、靠自己當然也不行,那麼你說:「我怎樣才能找著人生命定呢?」最正確、最容易理解途徑,就是在「神的命定」下找到「我的命定」,因為聖經早就明示我們「神的命定」。
耶穌曾經對所有屬神兒女頒佈了大使命:「天上地上一切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參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8-20節)
耶穌從過去、現在,講到未來,這正是基督徒最高的人生命定,無論個人領受什麼感動、負擔,在職場、家庭、教會……,都當與「大使命」有關,才不會失落於命定之外。
摩西從奴隸變成王子、從王子變成牧羊人,從曠野看見焚而無毀的荊棘開始,摩西活了120歲,經過數次人生大逆轉,直到80歲才找到「命定」。保羅根正苗紅,受教於迦瑪列(有如中央研究院長)門下,握有宗教議會議員權柄,帶著法利賽人律法虔誠追殺基督徒。
在往大馬色路上,保羅被一道大光照耀而失明,從馬上摔下,受耶穌親自呼召,從此走進神的命定之中。曾帶領一對結婚多年卻膝下無子夫婦,經過幾番迫切禱告,終於得了兒子,但罹患亞斯伯格症之子,給父母帶來極大痛苦,直到夫婦倆尋得人生命定,成立台灣第一個關心亞斯伯格的基金會(Sky Walker天行者協會),一邊幫助有需要者、一邊尋找迷失羊群。正視苦難,驅策人們找到命定。
摩西、保羅、但以理……等人,都屬於人生勝利組、都是成功人士,但若把神的因素剔除,所有成功都算不得甚麼,因為遠離了神對我們的計畫(命定)。
※再說「異象」、「使命」、「策略」、「價值」與「目標」
所謂「異象」~是從神來的看見。當摩西看見那超自然「異象」,加上神親自呼召,心中產生了神聖的「使命」感,無論遭遇了多大困難,他都因著異象而帶來的使命,勇敢前行。人生沒有異象,就無法產生出使命感;
若是錯把「目標(想要的)」當成異象,就更會產生錯誤使命感,結果就算達成目標也不快樂;不達成目標更不快樂。唯有神那裡得著異象,才能產生正確使命感。
異象帶出使命;使命會產生策略。摩西已從異象中找出使命~「將百姓從為奴之地帶出埃及」,但怎麼做?從哪裡開始,這是「策略」的問題,有人把「策略」當成「異象」,努力了半天,最後還是走回頭路。
想要「策略」正確,就得在「價值觀」上面堅持,走到最後才是「目標」。教會從策略衍生出來的「核心價值」有「健康」、「快樂」、「幸福」、「卓越」。健康~包含了醫治、重建;快樂~是主裡喜樂;卓越~是迥別、豐盛;幸福~是今早信息主題,但幸福是什麼呢?
※請問「幸福」是甚麼?
「幸福」定義較為抽象,多半時候,著重在感覺或是追求理想,因而,每一個人對於「幸福」感受不同,定義也不一。如同這張圖中白羊與黑羊,黑羊羨慕白羊毛色:「如能將黑毛換成白毛,那將是何等地幸福阿!」偏偏白羊卻不這樣想:「黑色毛多麼高貴啊!
如能將白毛換成黑毛,那將會何等地幸福呢!」於是我們看見,白羊跑去跟黑羊說:「請把我的白色外套染成黑色吧!」有人覺得「這樣」子幸福,有人覺得「那樣」才是幸福,然而,這都是人的想法,今天讓我們從約伯身上來看,到底幸福是什麼呢?請讀以下經文,從聖經來看幸福定義是什麼:
「惟願我的景況如從前的月份,如神保守我的日子。那時他的燈照在我頭上;我藉他的光行過黑暗。我願如壯年的時候:那時我在帳棚中,神待我有密友之情;全能者仍與我同在;我的兒女都環繞我。奶多可洗我的腳;磐石為我出油成河。我出到城門,在街上設立座位;
少年人見我而迴避,老年人也起身站立;王子都停止說話,用手摀口;首領靜默無聲,舌頭貼住上膛。耳朵聽我的,就稱我有福;眼睛看我的,便稱讚我;因我拯救哀求的困苦人和無人幫助的孤兒。將要滅亡的為我祝福;我也使寡婦心中歡樂。
我以公義為衣服,以公平為外袍和冠冕。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我為窮乏人的父;素不認識的人,我查明他的案件。我打破不義之人的牙床,從他牙齒中奪了所搶的。我便說:我必死在家中(原文是窩中),必增添我的日子,多如塵沙。
我的根長到水邊;露水終夜霑在我的枝上。我的榮耀在身上增新;我的弓在手中日強。人聽見我而仰望,靜默等候我的指教。我說話之後,他們就不再說;我的言語像雨露滴在他們身上。
他們仰望我如仰望雨,又張開口如切慕春雨。他們不敢自信,我就向他們含笑;他們不使我臉上的光改變。我為他們選擇道路,又坐首位;我如君王在軍隊中居住,又如弔喪的安慰傷心的人。」(約伯記二十九章2-25節)
約伯最後一次申訴所遭遇的極大苦難,他回顧昔日光景,也仗著自己的義,期待回復以往美好光景。我想,失落之人都會有相同心情,希望這一切難處都沒有發生,但願擁有以前的美好。約伯想那壯年時候與神親密,多麼蒙神保守;
那時,兒女環繞、親情滿足;產業富足、奶多洗腳、油多成河;出到城門、街上,有人設立座位;少年人看見迴避、老年人看見站立、王子看見摀口;首領看見靜默;耳朵聽見、眼睛看見皆是讚語;彼時,有能力拯救困苦者、孤兒、寡婦;連將要過世者都為約伯祝福;
成為瞎者眼、瘸者腳、窮乏人之父;為陌生人查案申冤;人們恭敬聆聽、仰望約伯指教;約伯尊貴如君王駐蹕軍中、如權柄者弔慰喪家。約伯曾有能力、權柄、地位、聲望、尊榮……,過去所擁有的一切,如今皆成明日黃花,今天我們從約伯這段話語來思考:「幸福到底是什麼?」
壹、幸福是一種尊榮的感受
「我出到城門,在街上設立座位;少年人見我而迴避,老年人也起身站立;王子都停止說話,用手摀口;首領靜默無聲,舌頭貼住上膛。」(約伯記二十九章7-10節)
「比較」是造成失落、痛苦的主要原因。約伯曾經擁有極大成就與尊貴,出到城門,有人在街上為他設立座位,少年人看見約伯需要迴避、遠遠站立;老年人因為敬重約伯而起身站立;王子與首領也都因尊敬而閉口不言;
人們珍惜約伯所說話語。約伯失去尊榮~也失去了幸福感,可見尊榮不只是感覺,而是真實感受,是從上帝而來、神量給人的恩典。
曾有一回受邀前往韓國服事,大會禮遇講員、加上航空公司升等,意外地被引導到頭等艙,空蕩蕩艙區內,好幾位空姐就盯著我一人,兩個女空服員一右、一左陪我聊天,我體會到什麼叫「虛榮」,走路時感覺有風,但下了頭等艙,誰理你啊!原來,虛榮是人給的,而尊榮是上帝賞賜,是祂讓你居上不居下,作首不作尾。
「幸福」不是人所賞賜,如果神未予你尊榮,人所能爭奪只是「虛榮」而已,「虛榮」,更是很容易與「尊榮」混淆。期待別人為我們設立座位、看到我們靜默無語、被銷售員捧在嘴上試駕新車、昭告天下晉升了小小職級……,那都是短暫虛榮。尊榮,就是你素來遵行神的旨意,神就更加地把尊貴、恩寵加添給你。什麼是幸福呢?幸福是剔除從人來的短暫給予,單單從神獲得的尊榮感受。
貳、幸福是一種給予的行動
「耳朵聽我的,就稱我有福;眼睛看我的,便稱讚我;因我拯救哀求的困苦人和無人幫助的孤兒。將要滅亡的為我祝福;我也使寡婦心中歡樂。我以公義為衣服,以公平為外袍和冠冕。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我為窮乏人的父;素不認識的人,我查明他的案件。」(約伯記二十九章11-16節)
約伯在沒有失去一切以前是幸福的,他說,聽見我、看見我的人,都稱我有福,因為我有能力拯救困苦人、幫助孤兒寡婦、拉拔滅亡者、成為窮乏人之父;為陌生人申冤。原來,幸福不是爭取、搶奪,當人懂得給予之時,就叫做「幸福」;只希望別人給予,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是幸福,當我們調整生命、眼光去祝福別人時,才有真正的幸福。
願意祝福別人者,總是自己先蒙福;自覺不幸福者,通常不願意祝福別人;不願意祝福別人,更不能得著幸福,因而形成了惡性循環。人們活著總是「想得」,卻是在「想得」當中一直「失去」,當我們內在有慷慨、願意給予、願意祝福別人時,神就會量給我們更多,因為祂知道我們「給得出去」,讓你可以成為流通祝福的管道,守著自己有的(單顧自己),永遠都走不進蒙福之路!
當然幸福非對價關係,不是付出就一定得到報酬,而是當給予過程中,已經得著一個高附加價值的「幸福感」~我能給予耶!我能幫助別人呢!透過「給予」行動,使約伯得著深深地「幸福感」。
伊朗有位知名導演Abbas Kiarostami拍過一部有趣卻沈重的片子:「taste of cherry櫻桃的滋味」,曾獲得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故事敘述一位失意的高級知識份子,在一心尋死路上遇見許多人:拾荒者、失業者、軍人、警察、老人、神學生……,
最終走到櫻桃樹下,他爬上櫻桃樹,正預備跳下自盡,恰好遇見一群小學生放學,小朋友看見樹上有人,不免好奇詢問:「先生,你為甚麼站在樹上阿?」面對這群嘰嘰喳喳小學生,失意者總不好回答他們說:「我要自殺!」只好答說:「我正在樹上看風景呢!」小學生們又問:「先生,你有沒有看到你身旁有許多櫻桃阿!」失意者恍然大悟,只顧著想死,竟然沒有發現身邊盡是結實纍纍的櫻桃!
失意者站在櫻桃樹上勉強地回應小學生要求:「請你搖動樹枝吧!」就在反覆跳動之時,熟透的櫻桃此起彼落地往下掉落,學生們在樹下撿得歡天喜地。失意者看著自己略帶愚蠢的動作,竟然不自覺得笑了起來,直到小學生高興地撿畢櫻桃要離開時,他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尋死情緒了。
看看自己、看看學生,既然已經爬到樹上,那就順手採些櫻桃吧,回到破陋家中,看到他帶了一大堆櫻桃回來,妻子、孩子皆伸手歡迎、給予開心地擁抱,這個候他突然想開了:「我幹嘛尋死阿!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啊!」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可有發現?很多人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尋死之人,完全忘記身邊還有櫻桃可吃;當他付出行動幫學生採櫻桃,小學生們意外獲得小確幸,人也跟著快樂起來,
原來:「分享的快樂~加倍地多,分擔的重擔~格外地輕。」失意者因與小朋友分享了櫻桃,自己也得到了快樂,幸福感一加增,死亡、幽暗的情緒就隨之消失了,甚至祝福了自己的家庭、妻兒。既然人生是一趟旅程,沒抵達目的地,怎好輕易下車呢?幸福是一個給予的行動,當我們懂得給予時,我們就走在幸福之路了。
參、幸福是擁有對的影響力
「人聽見我而仰望,靜默等候我的指教。我說話之後,他們就不再說;我的言語像雨露滴在他們身上。他們仰望我如仰望雨,又張開口如切慕春雨。他們不敢自信,我就向他們含笑;他們不使我臉上的光改變。我為他們選擇道路,又坐首位;我如君王在軍隊中居住,又如弔喪的安慰傷心的人。」(約伯記二十九章21-25節)
約伯說尚未落難之前,是幸福之人,擁有權柄與「對的」影響力。人們聽他指教、仰他笑臉、為人們選擇前方道路,如君王座鎮軍中、如望重者安慰傷心人,在個人及群眾中總被賦予最重要位置。約伯擁有影響力,使得人們願意聽從、信任、就教。
但影響力有對有錯、有好有壞,神若給你影響力,就得好好善用,否則,神也會加以收回。雖然當我做錯之時,神把給予的一切收回去,但感謝神,神始終憐憫、愛我們,總是給我們機會,讓我們能夠重新站立,在神面前重新取回對的影響力。很明顯地,約伯發揮了好的、對的影響力,善用權柄去教導人、鼓勵人、引導人、安慰人……,使旁人及自己都得到幸福。
肆、幸福是神同在家人同行
「惟願我的景況如從前的月份,如神保守我的日子。那時他的燈照在我頭上;我藉他的光行過黑暗。我願如壯年的時候:那時我在帳棚中,神待我有密友之情;全能者仍與我同在;我的兒女都環繞我。」(約伯記二十九章1-5節)
面對人生巨大的失落,約伯究竟期待甚麼?他說:「只盼我的日子能回到從前光景,那時,神待我好像親密好友,滿有神同在與保守;那時,兒女都環繞我。」幸福在哪裡呢?就在於「上帝同在」與「家人同行」。
幸福用雙翼飛行,單翼飛翔,多半只能跌跌撞撞而已。有上帝同在,沒有「家人(神家裡的人)」同行;有「家人(神家裡的人)」同行,卻沒有上帝同在,都是單隻翅膀的天使,沒有辦法穩定飛翔,讓我們學習用兩隻翅膀飛翔,既有上帝同在、又有家人同行,得著加倍的人生幸福。
自認幸福者,有無想過,是誰在與我們分享幸福呢?不就是「家人」及「神家裡的人」嗎?誰會花時間關心我們是否幸福呢?在厲害關係交錯與爭競的職場中尋找幸福、在手機及Facebook網友中尋找幸福,那是何等難阿!與家人關係好是恩典;關係欠佳,則需以基督之愛去愛他,不需要把身邊家人變成敵人,靠神調整自己、找到平衡點,去愛家人,這是一輩子的功課,學好了,一生都有幸福。
錯誤慾望越高,幸福感就會越低,次序錯誤的目標永遠找不到幸福,有些人只想享受現成幸福!不想「Being」、「Doing」,只想立馬「Having」。想要幸福,得具備承接幸福的容量~「Being」,先成為受神祝福者後,才能做得出來~「Doing」,做得出來才能夠享有幸福~「Having」,有這個過程,才能夠擁有這種幸福人生啊!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必須下決心先成為「合神心意」之人(Being),我們才能行得出來(Doing),最終擁有真正幸福(Having),在神恩典下,從「Being」、「Doing」到「Having」。
一位又忙、又累的家庭主婦,心中對於持家總是埋怨、生悶氣……。心想,先生成天在外,也不曉得在忙些甚麼?我成天守在屋裡做家事;失智婆婆從早到晚就定在沙發上看電視;
兒女們自己玩耍、聊天;我在廚房做飯、做菜、熬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如此,既瑣碎、無聊又平凡~平凡的聲音、平凡的氣味、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瑣碎事,她想:「我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福?」
這不也是很多人的人生光景嗎?每天不斷地重複著相同故事,平凡的聲音、景象、氣味……,「那麼,我幸福嗎?」婦人轉念一想:「丈夫有工作,表示收入穩定、能力也夠;婆婆能看電視,表示她耳聰目明,眼能看、耳能聽;青春期兒女在家玩,表示他們戀家、會聊天,表示兄妹感情很好啊!」
心思一轉,跟自己好好對話,馬上就找到幸福了!親愛的弟兄姊妹,幸福並非遙不可及夢想呢!很多人把不切實際目標(或感覺),當作想要追求的幸福,其實平凡人生就是幸福阿!
結束今早信息前,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歌:「你和我是天父愛的創造,每個人有最美的夢想;一路上彼此照亮,扶持擁抱,我們的愛讓世界不一樣。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雖你我不一樣,我們一路唱,走往祝福的方向。
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心再堅強也不要獨自飛翔,只要微笑,只要原諒,有你愛的地方就是天堂。」(出自讚美之泉〝我們愛(讓世界不一樣〞)親愛的弟兄姊妹,你說:「到底幸福是甚麼?」幸福是:一種尊榮的感受、幸福是:一種給予的行動、幸福是:擁有對的影響力、幸福是:神與家人的同行,這些,你擁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