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9台北新榮耀堂「清明尊神敬祖」
主日信息 朱台深牧師
【建立美好的尊神敬祖文化】
感謝主!讓我們在地上、在神的恩典中相聚,共同經歷一段美好生命歷程,更美的是,屬神的兒女,將來還可以在天上見面。
今早,讓我們聚焦在一些我們過去不曾仔細想過的生命問題,也讓我們一起紀念,過世親人所留下的美好傳承。神教導我們用正確方式、認識先人,紀念祖先,不單單只是用人的方式與儀文。
◎關於清明的習俗源流
相傳,漢高祖劉邦得國後返鄉祭祖,先前因時逢戰亂、劉氏又非大戶人家,一時無法尋得家族墳地所在,只好將祭文撕碎祝禱,順手往天一灑,循著碎紙落處,竟然找到祖墳,祭後,又用石頭將碎紙壓置墳上,以利於日後辨識。
老百姓聽說這故事,覺得美好而爭相仿效,掃墓時也用石頭鎮紙。而台語所說「培墓」,也是源於祭掃、修墳之意。紀念祖先當然不是華人獨有,中東人紀念祖先,也常以疊石為記,只是墓碑多半躺平,人類懂得孝敬父母、紀念祖先,正是神的教導。
◎認識祭祖所代表的意義
清明意在表達對先輩追思,看重生命傳承與延續,這與我們所信相同。基督徒注重上一代關係,也注重與下一代傳承,紀念祖先,更紀念神在家族中的作為。華人祭祖是家族情感表達,清明流傳下來的民俗教化,讓我們懂得「慎終」而且「追遠」。
◎從屬靈爭戰層面看祭祖文化
祭祖,最需要顧慮乃是:「向祖先祈求平安。」祖先是人,當祖先過世之後再向他祈禱、祭拜,無形中已當他是「鬼神」了,把祖先當鬼祭拜,我們不願意;把祖先當神來拜,明明就不是。
「祭」這字,明顯是向神的,若把人當「鬼神」拜,這樣,我們所拜的就不是祖先了(大多人拜錯了對象,還不明究裡)。
基督徒當「尊敬祖先」而非「祭拜祖先」,聰明撒旦常會利用這些來轄制人。若我們希望祖先給我們帶來祝福,還不如在世時蒙善待就好,當祖先過世後,再把他當鬼神祭拜,咒詛反而趁勢進來,君不知:「請神容易,送神難阿!」
祭祖,另一方面叫人困擾處為:「父母、長輩曾在家族中留下的典範。」有人在家族中留下美好傳承,有人卻是留下傷痛、扭曲。
若是父母與子女關係不佳,沒有沒美好回憶,祭拜時就難免產生困難了,在地上沒有好好彼此相待,過世後再豐盛祭拜,心裡還是存在疙瘩、掙扎。
華人多半知道「祭祖」,不懂得「敬祖」。世界為了利益,總會以訛傳訛,甚至以怪力亂神轄制人,「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遺傳和世上小學。」(參西2:8)引導人按照它的方式而行。
世界帶來似是而非觀念,讓人們弄不清楚,我們拜的到底是神?是人?是鬼?是魂?當我們從屬靈角度來看祭祖文化,就得當心仇敵欺騙,是真神——當敬拜;是人——當禮敬;是鬼——當棄絕;是魂——當安息。
若將祖先當鬼、當神,以求福遠禍,仇敵會欺騙我們,讓我們在習俗壓力下,心靈受轄制。求神讓我們在這清明尊神敬祖時節,認識我們的祖先,更認識造祖先之神。
請讀今日經文:「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西2:8-10)
一、建立正確尊神敬祖文化:要承上啟下~傳承屬靈產業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二章9節)
神本性一切都是豐盛的,且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裏面。我們因信基督,透過生命傳承,也進入神所命定的豐盛。耶穌又說:「我來了,是要叫你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神的兒女豈可錯過這種豐盛?應當「承上」——從耶穌那裡;然後「啟下」——將這一切屬靈豐盛傳給下一代,以能建立美好家風,讓世世代代子孫有材料可以紀念祖先(我們)。
要尊敬祖先,就需先認識耶穌基督是主,在基督以外想要祭祖,恐怕路徑不對。得著主才會得到屬靈產業,並且得的更豐盛,
從沒有一位神(神明)、一位精神領袖、一位導師、大師能說這樣的話。我們不單為自己活著,更要為下一代活著,從主得著豐盛,更要傳承給下一代。
已進入婚約者,要讓下一代追思你的時候,能有陽光、勇氣與盼望,而非陰暗、難處、自我與遺憾。尚未結婚者,教會就是你的家,於神家中傳承美好見證,在地上、在天上都成為美好見證!
我們既從神那裡傳承屬靈產業並得著豐盛,就要活出神創造「我」的樣式,並且「承上啟下」流傳給下一代,讓我們——成為家族的祭司、成為家族的牧師吧!藉由基督裡的典範、風範,把美好事物、品格傳承給下一代。
教會每年都舉辦「清明尊神敬祖」禮拜,因為未信家人若沒有一點形式紀念,心裡總會覺得缺少一些東西,莫讓人們不瞭解我們的信仰而成為虧欠,要更積極、更主動,不要成為別人信主的攔阻。
更勤勞打掃墓地(或家中)、預備鮮花、預備詩歌,規規矩矩地慎重紀念祖先,使我們能在家族中擔屬靈領導角色,贏得家人歸主。
二、建立正確尊神敬祖文化:要承先啟後~傳承美好品格
「你們在祂裏面也得了豐盛。他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歌羅西書二章10節)
在基督裡得著豐盛、傳承豐盛,支取神的恩典這是——「承先」,而後傳承美好的品格這是——「啟後」。在基督裡得著豐盛,傳承下去變成家族的品格,這就是「家風」,願你的家風芬芳、美好!
我們既然蒙祂賜福得著豐盛,就讓我們滿溢出來吧,都成為祝福者。奉主的名宣告:「在我們的家庭、社區、職場、學校……,我都是祝福者。
你可以小處著手,從大處著眼。在墓地(或家中)都可以布置盆花、花束、打掃、唱詩歌、點蠟燭、分水杯、禱告、讀經、分享……。
遇到窒礙難行之處,不是對抗,而是靠著禱告與神的大能站立,在家裡建立祭壇,在家族裡建立尊神敬祖禮拜。世上人祭拜完後就沒事了,我們敬祖是生命傳承與擴張。
其實不信主的長輩也在尋求一種表達方式,祭祖是儀式而已,基督徒可以做更多、更打動人心,祝福你及你的下一代,建立家族歷史成為一部偉大史詩,而非單單應付生活。
一位教育小孩很挫折,也充滿自責的母親說道:「我讓孩子學盡各種才藝,我的孩子會珠算、舞蹈、音樂、繪畫、英語…等等,但就是缺乏生活教育。」
其實這就是沒有「教養」(這是許多為人父母吃到苦頭後,才會有的省思)。一個沒教養的孩子可以從三方面可以看出來:
對人~不知道感恩。得了別人好處還是不懂感謝,或是自私自我,不會感謝。
對物~不知道愛惜。對於東西不曉得珍惜,反正得來容易,不差那麼一點點。
對事~不能夠負責。說得到、做不到,很容易允諾,卻是被動,無法被託付。
想要教出有教養的孩子嗎?首先我們自己要成為有教養的父母,如此才能教出會感恩、懂珍惜、有責任感的孩子。
有一天在列王記中陡然發現,幾位君王一生功過竟然都由短短一句話而蓋棺論定:
王下15:03 亞撒利雅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亞瑪謝一切所行的。
王下15:34 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
代下20:32 約沙法效法他父亞撒所行的,不偏左右,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
王下21:20 亞們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他父親瑪拿西所行的一樣。
王下24:09 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
亞撒利雅之所以能行神眼中看為正之事,是因為效法他父親亞瑪謝,如果他父親所行不好,這個兒子豈不好不了嗎?
父親真重要啊!最近女兒說,我二歲的孫子,有時候講話用詞竟然跟她一樣,這確是令人驚嚇,叫人不得不謹慎說話。約坦能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也是因為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希望下一代要好,這一代就得做好;
父親這一代沒做好,失去教育孩子立場,要下一代學好也很難。約沙法行神眼中看為正之事,不偏左右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父亞撒行的正,我們在期待孩子之前要自己先行,我們愛神,孩子才會愛神,我若做不到,我們的孩子也有理由做不到。
亞們行神眼中看為惡之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父親瑪拿西也是這樣。教養孩子,光修理多半沒有果效,得從父母自己開始做起,光是修理,只會引起更大反彈。
當發現自己有問題時,要謙卑地跟孩子說:「對不起,爸爸做錯了,我要請你原諒,並且從今天起我會努力改過。」當你這樣行,孩子會原諒、也會學習,因他知道爸爸是個認錯改過的人。
約雅斤行神眼中看為惡之事,為什麼握有權柄還不給人民幸福呢?原因是效法他父親一切惡行。
孩子成長過程,好的、壞的全都學,為父、為母者才是最重要關鍵,我先改變,我的孩子才會跟著改變,不要期待別人可以改變你,也不要期待別人來改變你的孩子。讓我們這樣想:
若你期待你的孩子是陽光的,自己就要先成為陽光之子。
若你期待你的孩子是勇敢的,自己就要先成為勇敢父母。
若你期待你的孩子是負責的,自己就要先學習一肩扛起。
若你期待你的孩子是感恩的,自己就要先學習凡事謝恩。
若你期待你的孩子是喜樂的,自己就要先成為開心之人。
因為下一代正在觀察你、效法你一切所行的,願我們都能傳承一切豐盛直到三、四代。
求神幫助我們,在家中能建立美好的「尊神敬祖」文化,能承上啟下~傳承屬靈產業;能承先啟後~傳承美好品格。奉主名宣告:「我們的家族會一代好過一代,一代勝過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