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9台北新榮耀堂主日信息 朱台深牧師
【好想法,創造好人生】
每個人對於所遭遇環境,都有不同反應,依照以下1~4圖示,你看到了什麼?
圖1:大部分人看見了酷熱太陽,曬得眾人垂頭喪氣,只有少數人可以在炎陽下苦中作樂,一邊享受人間酷暑、一邊想像著盛夏將盡,秋涼就將要來到。
圖2:在豪雨下,多數人厭惡雨天帶來的不便,有人撐傘、有人穿上雨衣;但有少數人,大雨中頂著遮陽帽,戴上太陽眼鏡,預備好釣魚設備,一副輕鬆模樣,他心想:雨過了,不就是大太陽了麼?那正好是釣魚的好時光啊。
圖3:一隻狗兒後肢癱瘓、生活不便,終日悶悶不樂,聰明狗主人,為牠設計了輔具,使牠能夠行動自如,難處沒有打倒主人、也沒有困著小狗。
圖4:犬隻在意外中失去了後肢,狗主人為牠製作後輪,使牠脫離生活中的窘困。也許有人也遇見這種難處,無奈選擇了放棄,但有一些愛心犬主,為狗兒打造了機會、打開了未來。
現在,讓我們比較一下「圖3」與「圖4」,兩隻不同品種的狗,似乎一隻面帶愁容、無奈度日;另一隻則喜悅昂首、生活得很自信,從外表上看(我目前還未學會翻譯狗狗方言),一樣遭遇,卻有不同應對模式,無論是正面、反面相異的生活方式;或是積極、消極的生活態度,其實都源自於我們內心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好想法,創造好人生。」
請讀今日經文如下:
◎尼希米記九章1-6節:這月二十四日,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以色列人(人:原文是種類)就與一切外邦人離絕,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那日的四分之一站在自己的地方念耶和華─他們神的律法書,又四分之一認罪,敬拜耶和華─他們的神。
耶書亞、巴尼、甲篾、示巴尼、布尼、示利比、巴尼、基拿尼站在利未人的臺上,大聲哀求耶和華─他們的神。利未人耶書亞、甲篾、巴尼、哈沙尼、示利比、眶裗雅、示巴尼、毗他希雅說:你們要站起來稱頌耶和華─你們的神,永世無盡。耶和華啊,你榮耀之名是應當稱頌的!
超乎一切稱頌和讚美。你,惟獨你是耶和華!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的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
◎尼9:16-17 但我們的列祖行事狂傲,硬著頸項不聽從你的誡命;不肯順從,也不記念你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奇事,竟硬著頸項,居心背逆,自立首領,要回他們為奴之地。但你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神,並不丟棄他們。
◎尼9:26-32 然而,他們不順從,竟背叛你,將你的律法丟在背後,殺害那勸他們歸向你的眾先知,大大惹動你的怒氣。所以你將他們交在敵人的手中,磨難他們。
他們遭難的時候哀求你,你就從天上垂聽,照你的大憐憫賜給他們拯救者,救他們脫離敵人的手。但他們得平安之後,又在你面前行惡,所以你丟棄他們在仇敵的手中,使仇敵轄制他們。
然而他們轉回哀求你,你仍從天上垂聽,屢次照你的憐憫拯救他們,又警戒他們,要使他們歸服你的律法。他們卻行事狂傲,不聽從你的誡命,干犯你的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扭轉肩頭,硬著頸項,不肯聽從。
但你多年寬容他們,又用你的靈藉眾先知勸戒他們,他們仍不聽從,所以你將他們交在列國之民的手中。然而你大發憐憫,不全然滅絕他們,也不丟棄他們;
因為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我們的神啊,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約施慈愛的神。我們的君王、首領、祭司、先知、列祖,和你的眾民,從亞述列王的時候直到今日所遭遇的苦難,現在求你不要以為小。
一、好想法是:棄絕反彈,學會反應
「這月二十四日,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以色列人就與一切外邦人離絕,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尼9:1-2)
在尼希米時代,曾有過大復興。「百姓們聚集在神面前禁食、聚會,披麻蒙灰,選擇與外族人離絕,又全體侍立在神面前承認自己及列祖的罪孽。祭司則站在利未人所搭高台上,大聲地哀求耶和華。」
面對「聖潔」要求,通常人們會藉口逃避,因為聖潔需要面對自己罪惡、過犯,聖潔都必需付上代價。在尼希米時代,我們看見政治領袖(尼希米)、宗教領袖(祭司及利未人),他們走在前頭悔改,百姓們甘心跟隨,眾人只有「反應」而沒有「反彈」。
有沒有聽過「大肚宰相——馮道」,(五代時期政治家)。歷經了四個朝代,事奉了八姓(家族),十君(皇帝),人們對他為官之道看法不一,盡其一生所得評論皆是毀譽參半。但能經歷如此長時間從公,職分不離將相、三公、三師之位而不輟,實在世間少有。
話說,馮道與和凝是至交好友,有一回穿了新靴訪問和凝,恰好兩人穿同款鞋而「撞靴」。和凝問說:「靴子花了多少錢買的?」
馮道舉起右腳說:「九百。」和凝聽了氣憤,舉手掌摑家僕:「同一款靴子,為什麼你卻買了一千八。」這時,馮道又舉起左腳指著另外一隻靴說:「這隻也是九百。」
沒有人再追究事件的結局,但因和凝性急,家僕卻無由慘遭挨打。我想,多少人、多少事,不就在我們的性急中,慘遭修理而無緣求人饒恕?求神把「耐性與溫柔」賞賜給我們:「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
在摩西時代,百姓大發怨言,但神卻稱許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眾人,又在神的全家盡忠。」摩西面對群眾無理埋怨、攻擊,他選擇謙和、選擇盡忠。摩西,有「反應」而沒有「反彈」。
二、好想法是:拒絕反目,學會反省
「但我們的列祖行事狂傲,硬著頸項不聽從你的誡命;不肯順從,也不記念你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奇事,竟硬著頸項,居心背逆,自立首領,要回他們為奴之地。但你是樂意饒恕人,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慈愛的神,並不丟棄他們。」(尼9:16-17)
利未人禱告:「我們承認列祖狂傲,頸項剛硬,不聽神的訓誡,不順服也不紀念神,存心背逆,並且在百姓中自立首領,要回到為奴之地。我們頑梗又背叛,離棄律法,殺害先知,惹動神的怒氣。」
人頑劣,早在數千年前就已顯露出來。從裡面看,百姓硬著頸項以及背逆,活在外頭就顯露了:「自設首領,對抗神的旨意與神的僕人。」由於裡面不順服以及背叛,在外則顯露出:「離棄律法並殺害先知。」百姓讓我們看見,人若不能「反省」自躬,就容易「反目」相向。
前一陣子電視重播「阿波卡獵逃Apocalypto」,講述古瑪雅人的故事,意外想起十八世紀北美著名的部落戰爭。話說「Apache阿帕奇人」與「Mohicans莫西肯人」,都是強悍的部落民族。
某日,一位阿帕奇小孩抓到一隻蚱猛,另一旁莫西肯族的小朋友則衝出來搶奪,阿帕奇族母親護子心切,出手教訓了莫西肯族小孩,而後,引發了兩位母親互相鬥毆。
一隻蚱猛,引起了兩個孩子爭鬧,接著引發了兩個女人戰爭,而後,引動了兩個男人決鬥,最後引燃了兩個民族的戰爭。事件結局令人十分感慨,最終,兩個部落皆死傷慘重,沒有一方得著半點好處。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是凡事計較,生活實在永無寧日,一旦鬥出了氣,怎麼看——都是別人做錯、怎麼想——都是別人說錯。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學會「反省」、拒絕「反目」,否則難以邁出大門、難以走出大路。「拒絕反目,學會反省」是好想法,唯有好想法,才會創造出好人生。
且讓我們再回到約瑟的故事裡,他年少在家時遭兄弟背叛,年青做管家時被老闆娘出賣,下監獄時被酒政遺忘,然而,約瑟沒有讓人生在埋怨當中度過、等到成功之時也沒有舉手報復,他是一個寬宏大量的典範。
約瑟成家後,為兩個孩子取的名字,更顯出這位偉大聖徒身量,大兒子叫「瑪拿西」,意思是「神使我忘了痛苦和父家(痛苦是傷害、父家是過往的人與事)。」
二兒子取名叫「以法蓮」,意思是「神使我在受苦之地昌盛。」約瑟受苦是用來「自省」,而不是報復;約瑟,拒絕「反目」,學會「反省」。
當兄弟們從飢荒之地來到埃及糴糧,失散多年兄弟終於相見,兄弟們反省、懊惱自己過錯,而約瑟卻沒有報復,沒有反目,他說:「你們不要因為把我賣到埃及來而自憂、自恨,是神差我先來,為要保全我全家性命。」從這個角度看,是神把他「差到埃及」,而不是兄弟們把他「賣到埃及」。
想不想有好想法,來創造好人生呢?
這可不能從人的眼睛看,那得從神的眼光來看我們的人生,想到神,我們才會「反省」自躬,想到人,只會「反目」成仇。
三、好想法是:堅拒反覆,堅持反轉
「但他們得平安之後,又在你面前行惡,所以你丟棄他們在仇敵的手中,使仇敵轄制他們。然而他們轉回哀求你,你仍從天上垂聽,屢次照你的憐憫拯救他們。」(尼9:28)
「我們的神啊,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約施慈愛的神。我們的君王、首領、祭司、先知、列祖,和你的眾民,從亞述列王的時候直到今日所遭遇的苦難,現在求你不要以為小。」(尼9:32)
祭司與利未人又說:「百姓得到平安之後,又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棄絕他們,使他們受仇敵轄制,當百姓回轉哀求神,你仍然垂聽他們呼求,一次又一次地,照著你的憐憫,施恩拯救他們。你是至大、至能、可畏、守約、施慈愛之神,從亞述到今天所遭苦難,求神絲毫不要輕看。」
當我們落在過犯、軟弱之際,我們會做出什麼樣選擇呢?只有面對才能得救,逃避只能失敗收場。歷史告訴我們,當百姓「反覆」之際,只會禍延自己以及子子孫孫,當我們一「反轉」,神就憐憫、施恩及拯救。
一對父母對教養兒女十分頭痛,因為家中小孩很容易發脾氣,於是爸爸給了孩子一袋鐵釘。爸爸說:「當你生氣時,就把釘子釘在籬笆上。」到了釘上第37隻釘子,終於不再任意發怒,父親所給釘子也漸漸減少。
爸爸又說:「每次當你能夠控制脾氣時,就在籬笆上拔出一根釘子。」好不容易,終於拔完了籬笆上鐵釘。爸爸說:「你做得很好,但是,籬笆上的釘痕再也不會復原了。」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有一個感動:「那真是有智慧及愛心的父親。」我也有一個提醒:「不是脾氣發過了就沒事了。」我更有一個失望:「籬笆上傷痕永遠不會再復原了。」
原來,「反覆」要付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那會造成:「傷不會復原、病不得醫治、靈無法更新!」但感謝為我們生、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的主!
因為神的話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之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了。」人受創之後,傷口修復本不復從前,但在基督裡,有夠大醫治、有夠大修復、有夠大重建。
想想保羅,那位囂張的政治、宗教明星,不也是得著救恩才帶來徹底改變嗎?從前「殺人」如今「救人」,從前「盛氣凌人」,如今「謙卑愛人」。保羅讓我們看見,「反轉」向神,就有好機會。
親愛的好朋友,讓我們選擇拒絕「反覆」,堅持「反轉」,因為「堅拒反覆,堅持反轉」是好想法,唯有好想法,才會創造出好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