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8台北新榮耀堂主日信息朱台深牧師
【在人生逆境中脫穎而出】
感謝神,祂是有能力的神,而且祂繼續運轉祂的能力、祂的工作,在我們中間。
感謝耶穌給我們留下一個事奉神,跟隨十字架道路的典範;感謝聖靈賜給我們能力,在這十架之路走得平安、篤定;感謝天父寶貝我們、遮蓋我們,使我們在愛裡面生活,這種人生實在美好。
雖然人生還是有困境(正如世上之人也都有困境),基督徒有苦、世人之人更苦,因為世人遇到勝不過的困境,常常用扭曲方式來解決苦境,甚至扭曲了人生。而我們的神,用他大能膀臂幫助我們,在苦難、逆境中脫穎而出。
今早,想想看:在你我生活中有哪些是「逆境」?功課被當、病痛、失戀、事業失敗、失業、失意、失親、失落……等等,的確,生命中困境甚多,可預期、不可預期的;可掌握、不能掌握的;能勝過、不能勝過的……,這麼多困境,卻只有一個得勝秘訣。
保羅說:「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4:11-12)這秘訣是「知足」、是「感恩」。人若能知足,就會隨事隨在都感恩,感恩會生出喜樂,喜樂會帶來力量——「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的力量。」(參尼8:10)。
請問:有一天當洪水來時要怎麼辦?你是站在水中?還是要學習游泳?站在水中,會被洪水沖走;學習游泳,根本來不及了。人生有順境、逆境,順境時,要能居安思危,在人生帳戶中存款,多多知足、多多感恩,靠主有力量,這樣還能生出利息。等到我們逆境時,把知足、感恩、力量提出來,不會透支、也不會刷爆。
約伯好友以利法,好言相勸約伯,只是帶著些微慍色:「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麼?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但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驚惶。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麼?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麼﹖請你追想:無辜的人有誰滅亡?正直的人在何處剪除?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神一出氣,他們就滅亡;神一發怒,他們就消沒。」(約伯記四章1~9節)
一、遭受言語攻擊時脫穎而出
「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麼?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伯4: 1-2)
儘管好朋友們從委婉勸說講到發怒生氣,約伯似乎聽進去不多,直到神開口說話(約伯記38章)。約伯只是一股腦地與神對話,不在乎人的同情。你覺得以利法說得對不對?他的說法正確,但是時機、立場不太對,一則,我們不是當事人;二則,我們不是上帝,當我們規勸人、安慰人,可別不小心變得自以為義,和以利法一樣。
人與人相處總會有失控、脫序,造成言語傷害、互相攻擊時候,新的一年,讓我們謹慎,在遭受言語攻擊時能脫穎而出。約伯一定想不到他會遇到這種人生逆境,突然發生的災厄,需要多大地醫治與重建啊。約伯擁有地位(東方人中為至大)、有聲望,幫助孤寡弱勢者、他行為完全正直、遠離惡事,卻突然經歷兒女相繼死亡、財富橫遭掠奪,自己還因重病被隔離人群之外,面臨這些情況時,安慰同情漸漸轉為「言語攻擊」。先是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這攻擊的力道夠強,有多少人能勝過呢?好友以利法更是勸到不耐煩,定罪來了,控告也跟著來。新的一年,我們可能面臨人際關係撕裂、也可能遇見言語攻擊,求神幫助我們今年不一樣,因為我們有了信仰,成長了、成熟了。
2012年經歷人生最大挫敗時,我學到:「不說、不講、不爭、不搶。」「能說不說、能講不講、能爭不爭、能搶不搶。」這真是很大熬煉,但痛苦熬煉過後,生命就不再一樣了,耶穌也曾這樣面對人生。當負面情緒刷爆我們的生命存款,當我們陳述苦情之時,同時也會散播苦毒,更是常常忘記上帝。求神幫助我們,小心言語、謹慎舌頭,勝過苦難及苦難帶來的怨對、論斷、苦毒。
即便落在苦難與情緒之中,偶而帶著問號質疑上帝、質疑自己,但約伯說話素來造就別人,以利法說:「約伯阿,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伯4:3-4)面對以利法言語攻擊,約伯只有面對神,不與人爭,無論我們遭遇何種患難,求神幫助我們倚靠聖靈同在,使我們今年可以不一樣,在言語攻擊時可以脫穎而出。
一位孕婦帶著女兒搭公車,車上胖胖女生起身讓位。女兒問媽媽說:「為什麼阿姨這麼胖阿!」(胖女生臉上出現三條黑麵線,我是招誰惹誰阿?)媽媽說:「妹妹,你喜歡花嗎?」女童回答:「喜歡!」媽媽續問:「那麼花有幾種顏色呢?」女童答:「有紅色、白色、黃色、藍色、紫色……。」媽媽問:「那妳喜歡大朵的花,還是小朵的花阿?」女童答:「我都喜歡!」媽媽接著說:「人也是這樣,有人長得胖,有人長得瘦,如果這個人是好人,你會像媽媽一樣喜歡他嗎?」女童隨即轉頭面向胖女生大聲說:「阿姨是好人,我喜歡你!」這媽媽非常有智慧,以花朵為喻,馬上轉移了孩子的思想。
感謝聖靈賜我們「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讓我們依靠聖靈,善於應對。聖經教導我們:「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參箴言十五章1節)拒絕讓「暴戾的言語」、「苦毒的言語」變成生活習慣。有人愛東罵西罵,一旦罵成習慣,神的祝福就進不來了,恩典會被罵不見,就算想留也留不住,只有知足者、感恩者才留得住恩典。願神不斷地加添你的身量,在遭受言語攻擊時脫穎而出,讓新的一年,承接更多新祝福。
二、當禍患臨到之時脫穎而出
「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麼?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麼?」(伯4:6)
以利法講這話說得正確,但是沒有效用,沒有帶來正面影響。約伯正落在苦難之中,兒女過世、財產沒了、妻子咒罵、人在這種光景,很難好好生活。在好光景下,以利法的提問是稱讚,在不好光景中,以利法的好話,也會被人誤解,以利法錯解約伯、約伯錯解以利法,可能帶來傷害與毀謗,走過的人就會知道,這是壓力。約伯靠著神終於走向得勝之路,他的戶頭裡有存款,常存著敬畏之心,以致於他在提款之時,仍然長存著盼望,成為千秋萬世典範與祝福。
禍患臨到時,其實是神的揀選,因為你配受試煉,可以靠主得勝,神要訓練你,像父親訓練兒子一般。若是不配,神就任憑我們了,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子,祂會管教訓練。困境臨到,約伯還是敬畏、正直,約伯選擇脫穎而出。
聖經中有兩位偉大聖徒:亞伯拉罕和以利。亞伯拉罕是選民始祖,以利是一位士師,論事奉都是忠心典範,亞伯拉罕帶領他的兒子以撒,引導他知道有一位神,以利卻縱容他的兒子犯罪,敬畏人過於敬畏神,兩個父親對兒子的態度完全不同。神要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不要以利的兒子何弗尼、非尼哈,神愛亞伯拉罕,愛到最深處,竟然是要把他最愛的兒子拿走,而以利一生在聖殿服事上帝,他是偉大士師、祭司、宗教領袖,但是上帝根本不要以利的兒子,上帝對以利說:「你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
神賜亞伯拉罕大福,使他得著應許之地,叫他的後裔如天上之星、海邊之沙,並得著仇敵得城門,萬國都要因他得福。亞伯拉罕完全憑信心看見了這些應許,五百年後完全應驗。而以利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神不要他的兒子,也沒有滅盡他的家,但他的兒孫將使他眼癟心傷,家人都活不過中年,這真是人生大慟。
使徒行傳五章中記載,使徒們去傳福音,被抓到猶太公會,被打、被羞辱,受命不可再奉耶穌基督之名講道,等到他們離開猶太公會時,還心裡歡喜,因為他們算配為這耶穌之名受羞辱。弟兄姐妹,為自己名受辱是痛苦,為主名高高興興地受羞辱是我們配得的,那是上帝的揀選。新的一年讓我們彼此期許,該捨得就捨、該拿的就拿。當我們全部都失去時,我們還要緊緊抓住亞伯拉罕的恩典,才能得著全部的祝福。上帝允許我們經歷禍患,為要我們成長、成熟,讓我們可以在禍患中脫穎而出。
三、在怒氣發生之時脫穎而出
「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神一出氣,他們就滅亡;神一發怒,他們就消沒。」(伯4:8-9)
人都有血氣、怒氣,以利法以自己認知來判斷約伯,拐彎抹角責罵約伯,無疑是落井下石。以利法越說越有氣,聽的人也血氣沸騰。人們處理怒氣的模式,會不會也是我們的方式呢,當怒氣來時,先是忍氣吞聲,接下來心中負氣,直到受不了後就大爆發。
約伯遭遇大難處,受人攻擊、話語審判、朋友棄絕,但約伯從未自以為義,只期待神的公義顯明,他總是與神對話,彷彿看到他身上有一條通天的天線,當他財富、親情、聲望全都失去時,他還是對準上帝。
只要太陽繼續運轉,不平之事、腦怒之事都會繼續發生,來自家人、朋友、職場、學校……,新的一年,讓我們彼此鼓勵,讓我們改變方式、進入新境界,以耶穌為典範,人不寶貝你,但天父寶貝你,祂知道你,祂看顧你像看顧眼中瞳仁。新的一年,讓我們尊主為大,靠著神的能力,以致於我們能在怒氣發生時脫穎而出。
神曾宣告:「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6-7)一句話讓我們發現,神六個慈愛(憐憫、恩典、不輕怒、慈愛、誠實、赦罪),卻只有一個公義(追討罪孽),神的慈愛遠大於公義。神先六次慈愛存款,然後有一次公義提款。這提醒我們待人之道,六倍慈愛,帶出一倍公義。
一位年輕人與女友交往,不小心得罪了準岳父。父親很生氣且嚴厲地對女兒說:「你為何喜歡這個小伙子,他講話實在很不得體。」女兒回答:「爸爸,因為他很像你,正直而且固執,我就是愛爸爸這種個性,如果他也像你這樣堅持的話,將來必定會成功。雖然他現在比不上你,但因為他如此像你,所以我也愛他阿。」父親啞口無言,總不能以自己來反對自己,這實在是位聰明的女兒。
真實生活中,常常會有怒氣帶來的緊張,對立、傷害,甚至有些無心話傷害有情人。求神幫助我們當心中有怒氣時,要有六次慈愛,才有一次公義。若傷害人就立刻彌補,不要造成大禍患,才痛苦難過。越親近的人愈容易傷對方,在新的一年,要學習面對怒氣、處理怒氣,在破壞關係中,用話語來造就、來修復,在怒氣發生時脫穎而出。
人生逆境永遠存在——有時遭受言語攻擊、有時禍患臨到、有時怒氣發作,願神幫助我們,在總總人生逆境中,選擇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