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標題圖示 -20141214主日信息【儲備饒恕的能力】
有相關圖片檔

※2014/12/14台北新榮耀堂主日信息 朱台深牧師



儲備饒恕的能力



 



【經文:太18:21~22;18:35】



太18:21~22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22 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太18:35 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



    十二月,你是否感受到聖誕節期所帶來的歡樂氣氛呢?人們對於聖誕節帶著正面印象:故事、傳說、溫馨、快樂、禮物、大餐……,然而,更重要的意義是:救恩、平安、給予、和好、饒恕……,再多吃喝、禮物、活動,都比不上救主基督所帶來的平安、喜樂,神的兒女跟世人接受資訊方式不同,聖誕節,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平時就要「儲備饒恕的能力。」



    從來沒有聽過耶穌過「生日」,但是耶穌曉得「生活」,馬太福音十八章21-22節記載:「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同章35節主耶穌又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性情率直的彼得詢問了「饒恕」問題、又預備答案,但耶穌給世人帶來全新看法,不同於祖先律法、異於人們的經驗法則,更勝過人的道德修養。



 



※養兵千百日,屠龍在一朝



彼得問耶穌:「當我的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饒恕七次可以嗎?」彼得顯然在生活中,早就遇上棘手的人際問題(極大可能就是親近的主內肢體),一次、二次、數次地被冒犯,彼得提出了一個自算寬容且可以忍耐的底線:「饒恕七次夠了吧!」彼得認為自己已經算不錯了,一面抱怨、一面也顯露出善待人的度量;一邊提出問題,一邊又以好表現來尋求肯定,沒想到耶穌給予前無古人的回答,不只打了彼得的臉,還蓋了一次大火鍋,耶穌說:「不是七次,乃是七十個七次。」這樣回答,實在很怪異,饒恕別人七次都做不到了,哪來七十個七次呢?



原來,耶穌說的不是「數量」(七十個七次=四百九十次),耶穌是說「質量」,有質、有量,那才是完全饒恕。耶穌還認為饒恕操之在我,你可以選擇勝利,也可以選擇失敗,而勝利不是律法,是生命。耶穌用次數來否定次數,饒恕不是算計,乃是生命裡頭有饒恕內涵。這項能力,平時就要儲備,好在需要關頭可以自然由生命中發出,正是「養兵千日,屠龍一朝。」



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都明白一樣事實,我們沒有比未信者好多少,我們只不過是蒙恩的罪人而已。所以保羅才會說:「在罪人之中,我是個罪魁。」(參提前一章12節)我位列罪人之首,只是蒙了救恩。對照莎士比亞的用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沙翁說:「上帝把陽光賜給人,照好人也照歹人。人一走出來,就替自己製造黑影。」這說得有幾分道理,好人歹人皆為蒙神賜與陽光、恩典之人,然而人就是有辦法在豔陽下製造黑影,蒙蔽了自己,弄暗了世界、也弄擰了世

有相關圖片檔
圖片-01.JPG圖片-02.JPG圖片-03.JPG

圖片-04.JPG圖片-05.JPG圖片-06.JPG

圖片-07.JPG圖片-08.JPG圖片-09.JPG

圖片-10.JPG圖片-11.JPG圖片-12.JPG



最後修改日期:2020/9/1 下午 0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