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7台北新榮耀堂主日信息 朱台深牧師
【但願,更要加上情願】
【經文:詩107:8-22】
詩107:8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9因他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10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被困苦和鐵鍊捆鎖,11是因他們違背神的話語,藐視至高者的旨意。12所以,他用勞苦治服他們的心;他們仆倒,無人扶助。13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14他從黑暗中和死蔭裡領他們出來,折斷他們的綁索。15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
詩107:16因為他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17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18他們心裡厭惡各樣的食物,就臨近死門。19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20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21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22願他們以感謝為祭獻給他,歡呼述說他的作為!
上週四和師母、女兒、女婿帶孫子前往木柵動物園遊玩,算是離開台灣二年多來,最快樂的時光。從孫子的視野看世界,彷彿重回孩提時代,接受父母、長輩呵護,用單純的眼光,興味盎然地觀察周遭事物,一切都是那麼地美好、無憂。這也原本是神創造人類本意,只是人越活越久越不單純,隨著人生境遇沈浮,產生越來越多牽絆。若能認識複雜、勝過複雜,選擇單純地信靠順服,我想神會非常地喜悅。
在動物園猴子棲息區內,發現同群猴子被豢養在相同區域內,卻有著不同的行為表現。有些猴子像我們所熟知習性,東蹦西跳,完全靜不下來;有些猴子則是毛毛噪噪,動作十分誇張也惹人(猴)厭惡;有的猴仔無視於猴群喧囂,安靜地彼此梳理毛髮;有的猴仔則是眼神空洞,重複著相同動作(似乎罹患了憂鬱症)。女婿拿起相機隨手一拍,拍到一隻猴子獨坐樹頭,狀似安靜,望著人來人往群眾,竟然吐起了舌頭,像是在表達對於眼前環境的不屑、無奈與不滿。
原來,小小猴群世界,與你、我所處環境並無二致,甚至連互動模式也如出一轍。人類如何應對生活呢?有的喧囂發洩情緒;有的則毛噪以對;有的單顧自己;或者乾脆生病算了;更多的是一邊過日子,一邊無奈、生氣、憤怒,甚至怨人、怨神、怨父母……。對基督徒而言,神的兒女可以作出不一樣選擇,遠勝過猴群與人群,雖然處境相同,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同。也許環境一樣惡劣,但我們可以對神心存盼望,盼望祂的憐憫、恩慈與同在;另一方面,我們情願愛神、愛人,使我們與世人不同,正如今天所要傳遞的信息主題:「但願,更要加上情願。」
「但願」是我們的盼望、期待、夢想。「情願」是失去盼望時,還願意信靠、等候;「情願」是期待落空時,還願意忍耐、接受;「情願」是夢想破滅時,還願意順服、放下。回顧一下幾個聖經人物,讓我們更容易分辨這兩個詞的用意:
- 受仇敵所困的參孫——「但願」能脫離綑綁,如今「情願」與非利士人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