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榮耀DIY分享~怨言與爭論
彼得前書4:7-9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腓立比書2:14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
怨言是出於情感、爭論是出於心思。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發怨言,起爭論都會阻撓我們,無法經歷並享受基督的豐盛。
通常姊妹會忍不住發怨言,弟兄們則容易起爭論。作妻子的常會發怨言,作丈夫的常會起爭論。我們都同樣的受到發怨言和起爭論的困擾。
這就是說,我們需要敏銳、主動的隨時調整轉化,脫離發怨言和起爭論。
黑幼龍老師說:有一次他在台灣,與學生分享「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的原則,
當場就有一個學員舉手說:「黑老師,那我們不是一天到晚都沒話可說了嗎?」全班哄堂大笑。
曾有專家研究,當一個人遭受批評時,心跳會加速,然後防衛本能就會浮現。為了維護自尊,他可能會採取攻擊手段,轉移焦點。
也就是說 「當一個人受到批評、責備時,是一個危險的時刻。」
ˋ
因為當你批評別人、指責別人時,就是在冒一種風險,非常可能傷害對方的自尊,造成更多衝突。
即使你的批評和指責是出於善意,但對方因為自尊受到傷害,就算知道自己錯了,也要為自己辯護,這樣的互動就已經失焦了。
所以批評和責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同事討厭你,朋友疏離你,親人迴避你。
其實,怨言的發出,是對人或事一種消極的批評。看到了環境或他人裡面的缺點、敗壞,無法容忍時會有埋怨的言語出來。
親愛的,人無完人,每個人在神面前都是罪人,不分高低,當看到他人或他事有缺點漏出來時,應當包容補救,才是正面的態度。
彼得在彼前4:8-9教導我們: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這裡的“款待”,指的是發自內心的接納和愛,包容從人而來的缺點,接納從環境而來的不易。
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學習:不隨意挑剔他人和周遭環境的不足與簡陋,願意以包容的心、存著盼望來幫助與等候。因為我們也需要這樣的被對待!
今日請讀經:彼得前書第四章
今日請背誦: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立比書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