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兩岸交流台灣基督教代表參訪大陸
應大陸基督教全國兩會的邀請,由台灣基督教眾教會、機構、神學院組成的交流代表團一行十七名成員,於三月21至25日訪問大陸北京、南京和上海三地,與大陸有關當局、基督教會和神學院進行交流和座談。
台灣代表團由蒲公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魏悌香牧師、新北市召會歐陽家立長老擔任全團總幹事。歐陽家立表示,這次參訪的成員受限於大陸國家宗教局盼望只邀二十人以內,雖無法代表整個台灣基督教界,但也幾乎是台灣教會的牧長代表。這是繼去年九月17日,大陸國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長來台訪問座談之後,台灣的代表受邀回訪大陸國家宗教局,亦為兩岸基督教交流史上的歷史新里程碑。
代表團提交流方案
他說,去年王作安局長對於兩岸基督教的交流,以「無限可能、無限空間」八個字作為結論。這次台灣的教牧代表們,擬定三個落實方案,希望能將兩岸基督教的交流,從「願意交流」推往「實質交流」的層面。三個方案分別是,1.加深並加廣兩岸教會間的互訪與交流,並安排雙方的牧長有講台的分享;2.兩岸的神學院校及教會內設之培訓機構,能有神學生的彼此交換及師資的資源共享;3.兩岸之間的基督教文字影音信息,能彼此捐贈或發行到雙方的教會、神學院及聖經學校。
歐陽家立長老指出,兩岸在血緣上是兄弟,在基督裡又是弟兄,兩岸的基督教的交流絕對是有益於兩岸的和平、和諧、合一的發展。
了解尊重 強化交流
王作安局長回應說,兩岸在社會、經濟、文化都有交流,為何基督教不可交流呢?他認為,兩岸基督教的交流,會在社會的發展上發揮積極的力量,對社會是有好處的,國宗局支持這樣的交流。
但是王局長仍然提醒台灣的牧長們,在進行交流時,要注意到兩岸的政治、社會制度上的差異性,越尊重對方,則交流的果效會更好。比如兩岸教會登記的精神一樣,但登記的機關與方式是不同的,只要彼此了解與尊重,交流的結果就不會打折扣。
牧者欣見更多互動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魏悌香牧師表示,這次台灣教會首次和大陸官方打交道,不但讓我們知道大陸教會現況發展,也讓他們認識台灣的教會。這次的交流是個開始,彼此信任關係,須愈來愈紮實,彼此更多的合作才有可能。
新店行道會張茂松牧師則表示,廿多年來看到大陸教會的改變,過去大陸以唯物思想看教會,管制較嚴,如今官員改朝換代,對教會改以幫助、輔導和友善的態度,非常明顯。
這次隨同參訪的人員包括,長老會台中忠孝路教會主任牧師王武聰、台北榮耀堂主任牧師朱台深、台北市召會長老吳有成、台中思恩堂主任牧師杜明達、浸信會聯會主席李慎政、衛理公會總會會督林長贈、信義會總會監督陳志宏、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張茂松、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蕭祥修、救世傳播協會會長洪善群、中華基督福音協進會祕書長夏忠堅、基督教文字協會理事長陳敬智、中華福音神學院博士科執委張復民、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組主任蔡慈倫。
代表團除了拜訪宗教局外,亦參訪北京市基督教兩會、燕京神學院、江蘇省宗教局、江蘇省基督教兩會、愛德印刷廠金陵神學院等單位。
【摘自基督教論壇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