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跌到之處爬起(三)Choose to get up when you fall(三)》
友人引我尋訪劍橋,數度駐足「嘆息橋」上,不知徐志摩曾經多少次在康河上流連?這位「King's College國王學院」旁聽生,重返「劍橋」讀書時,寫出膾炙人口的《再別康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想那徐先生經歷多少「心(魂)」爭戰——因他「心頭」何等起伏「蕩漾」;想那徐志摩經歷多少「失落」——因他「悄悄來去、棄守所有」。
如今,劍橋尚存未變的波影、夕陽、金柳,而河畔金柳讓你想起《雨霖鈴》:「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參柳永∕寒蟬淒切)
柳永,少時出身尊貴官宦之家,早年荒頹放浪形骸,中年漂泊甚不得志,壯年過後考上進士,晚年卻又流落潦倒,正如其原名「柳三變」,不只三變,他的一生實在轉折「多變」,曾經看過不少「柳永」,有的貴如浪子回頭似金;有的賤如浪漢失落終身,或勝或敗;或立或倒;或全或廢;起落多在一念之間。感謝神,讓你在「幻變」人生旅程中再次找回「不變」天父之愛,在跌倒中爬起,在失去中復得,在失敗中求勝,靠主不再錯過。
摘自《不再錯過——悔改啟示錄》朱台深 著(回轉是敗中求勝的唯一道路)Excerpt from "Never get lost again--Revelation of Repentance" By Jigsawman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