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以下這則新聞寄給朋友
交流展新頁 台牧長組團登陸講台分享
交流展新頁 台牧長組團登陸講台分享
兩岸基督教交流不斷升溫!上周六(22日),由蒲公英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魏悌香牧師帶領台灣牧長一行7人,前往大陸拜會上海基督教兩會,並與當地牧者進行長達4小時的座談討論;隔日早上主日,牧長們分別前往7間不同教會進行講道。
今年三月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19人至大陸交流時,曾提出兩岸基督教三項「實質交流」方案,分別是促進兩岸教會牧長講道分享、神學教育師資交換、文字影音出版品供應流通。「此次,台灣牧長組團到上海各教會進行講道分享,是第一項方案實踐,也是歷史上第一次!」魏悌香說。
上海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沈學彬牧師也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會評估後續組上海牧者團到台參訪事宜,若成行,希望也能到台灣教會進行主日講道分享,熱絡兩岸教會交流。
此行的台灣牧者有新北市召會長老歐陽家立、台北榮耀堂主任牧師朱台深、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總會會督林長贈牧師、救世傳播協會會長洪善群、基督教台灣信義會總會監督陳志宏、板橋福音堂主任牧師張復民。
在22日的座談會中,上海與台灣牧者針對「今日教會的青年事工」、「都市教會面臨的挑戰」、「如何正確看待靈恩現象」三大主題進行分享與討論。
青年事工挑戰 新酒裝在新皮袋
上海基督教清心堂劉利君牧師表示,就上海青年事工發展現狀,主要有兩大挑戰:第一,受地域限制,人員流動大,大多都是從外地來到上海打工的青年,聚會人數看似很多,面孔卻一直在換;第二,就成員分析,有些教會青年聚會參與者年齡層偏高、教育水平偏低;位於大學城附近的教會,青年人數比例雖高,但流動性更大。
因此在青年牧養上,也採取小組牧養的方式,除了知識的灌輸、真理建造外,更著重日常生活的關心,每週固定進行電話關懷,能有效提高青年在教會的留存率;其次,就是將信仰與日常生活結合。
或許青年到教會想要獲得的東西很多,但教會真正協助的是生命建造,最後達到「教會建造」和「生命建造」雙重均衡發展的目標。
基督教台灣信義會總會監督陳志宏表示,現代年輕人受世俗的誘惑與吸引太多,教會必須從其學業、兩性交友及婚姻觀、工作,以及人生意義四大面向,教導培育教會未來的領袖。
以台灣信義會為例,教會規劃的青年事工必須有專人負責,小教會可請義工協助擔任輔導;年輕人的活動盡可能由年輕人主導,但因為青年們的創意不見得都符合">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朋友姓名
朋友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