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以下這則新聞寄給朋友
尋找兒時珍貴的回憶
尋回兒時珍貴的記憶
張潔蘭 牧師
六月12日那天去參加小學同學會,著實有點近鄉情怯,同學會召集人慶惠,寄給我的照片,裡面的人我都認不出來,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離開台南縣仁德鄉二空新村,從沒有回去過,這一晃也就四十一年了,好長的歲月,童年的點滴,我幾乎遺忘。
台深非常的鼓勵我去參加,為了支持我南下,還特別安排到台南的教會講道,可以順道開車載我南下。同學會的前一天就先帶我回到久違的二空看看,雖然到的時候已是夜晚,但是GPS仍然帶我們找到了我讀的「仁和國小」。
我也看到了我小時候的聚會的二空教堂,那是個好小好小的教堂,四、五十個人就塞得滿滿的。沒想到,去年,他們在小教堂旁邊的空地,蓋起了整棟的大教堂了,我看著小教堂,想起來,有好幾年教會的聖誕平安夜晚,我在話劇表演中都是扮演「馬利亞」。
星期日的早上,台深在台南市大同路的浸信會三一堂有兩堂講道。我跟台深表達,我想回到小時候的二空教會去聚會看看,雖然我都不認識了,但是就是想去那裡聚會。台深非常願意成全我,一大早就先開車載我去二空教會,放我在那裡做第一堂崇拜(0830~0930),然後他再趕到三一堂講道。
當我在週日早上,看到整棟新蓋的二空教會,我好感動,也很驚訝。哇!好漂亮的教會,進了會堂也禁不住感動,在這小小偏僻的地方,要蓋這樣的教堂,是何等不容易阿!聚完會,沒想到,有一位二空的鄰居哥哥叫我,父親過世時的追思,這位鄰居有專程來台北參加,他記得我。他好高興,一連介紹了好幾位我小時候住的那一條巷子的鄰居給我認識,彼此閒聊中,我好像找回了一些記憶,超開心。
出了教會,看看錶十點,離同學會還有半小時,還有點時間,四處走走,順著大路走,沒想到路的盡頭是天主堂,左側是二空市場。阿!我記得這裡,小時候都是跟著媽媽到這裡買菜的,趕快拿相機給二空市場拍張照,我還想起媽媽常常叫我拿麵粉到市場邊的店家來換麵條,抬頭一看,我的天阿!那家麵條店還在,只是門前多了一條紅布條,上面寫著「各式麵條批發零售」,這家店還真是屹立不搖阿!
喔!我們家應該是在市場對面的巷子,哇!全都拆了,蓋新房子囉!我的家找不到了~。
進了學校,我好像記得以前每次進校門,都會看到一張好大的總統照高掛著,我們都得要向照片敬禮。到了學生活動中心,聽到好幾個人喊我的名字,喔!這群人認識我,我看了半天,只能微笑,因為我只認出慶惠,其他的我既陌生又熟悉…。
找到座位,反覆的看著同學會的貼心預備「小學大合照」,照片中擠滿了六十多個都是11、12歲的「小人」,我努力的與照片背後排列的名字相對照,搜尋著我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一個個的名字好似在腦海中活了起來,慢慢的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模樣,又要快快的應接不暇對照著現在面對的三十八位50多歲的「大人」。
彼此相認、寒暄,好不快樂,七十多歲的老師比我們還興奮,因為我們是她師專畢業之後,第一年所教的學生,對我們小時候的事情如數家珍,也喊得出許多同學的名字,最後,大家還來個大合照。
回到台北,再用放大鏡看看當年的每個「小人」,然後對照同學會那天大合照中的每個「大人」,我又想起了一些人,那天,坐在我旁邊的是梁育平,名字很熟悉,就是一直想不起來是誰,這幾天,我對照之後才猛然想起,她就是小時候總是編著兩條又黑又亮的漂亮長辮子的小女孩,阿!好棒!我又找到了一些記憶。
謝謝籌辦人員、謝謝每位參與的同學們,謝謝你們陪伴我的童年,謝謝你們讓我找回我一直遺忘的二空兒時歲月。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朋友姓名
朋友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