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標題圖示 -周神助、朱台深 談健康教會領導團隊
周神助、朱台深談健康教會領導團隊
 
一位是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團隊主席、另一位則在二十年內帶領台北榮耀堂從三個人增長到超過千人,八月十一日在「芥菜種的奇蹟」台北場研習會中,周神助與朱台深兩位牧師,侃侃而談他們自身在領導團隊建造與教會管理上的經驗與關鍵秘訣。
 
周神助 以異象連結團隊
周神助牧師一開始便表示,自己在進入靈糧堂前的校園團契十二年事奉經驗中,便體認到「個人都十分有限,恩賜、承擔也有限,所以需要團隊」,在靈糧堂三十四年的事奉過程中,更是感到「十分需要團隊」。周神助表示剛到靈糧堂時,因為只有兩、三個同工,他為了擴大團隊,甚至自願降低自己的薪水,「讓教會總支出不變」,好增加新的同工。
有了團隊之後,如何連結團隊又是另一個課題,周神助說自己早期在靈糧堂最害怕開會,因為怕被同工問到「異象是什麼?」直到他從以弗所書領受榮耀教會的異象,「有了異象之後,同工更多」,而異象便是連結團隊、指引團隊方向的重要關鍵。但異象又不能靠開會討論、或是人自己想出來,而是神給的;「所以需要禱告,而且不是為事工禱告,乃是用神的話語禱讀。」周神助說當時他每天清晨五點鐘就到教會與同工團隊一起禱告,每天一章聖經地禱讀,經過長期的凝聚後,神就把更清楚的異象及細節顯明給他們。
在領導團隊方面,周神助提出三個重點:首先是「做榜樣很重要」,雖然自認並不完美,但願意走在前面;第二是「心胸要寬廣」,要認識同工的優、缺點,把同工放在合適的位置,他做得好時自己要有安全感不要怕被取代,做不好時則要鼓勵他。最後則是「要有責任感」,願意承擔責任,甚至願意關心同工各方面的需要。他舉香港六一一靈糧堂為例說:張恩年牧師自己沒有孩子,但他卻告訴同工「若你離世,我會負責照顧你的妻兒!」
 
朱台深 團隊從太太和女兒開始
台北榮耀堂甫於七月歡度二十週年慶,朱台深牧師說教會一開始只有他和太太、女兒三人,於是太太和女兒也是理所當然的團隊同工;他表示自己花了非常多時間在太太身上,甚至屢次吵架,吵到她有次氣得從頂樓加蓋的公寓住處窗口一躍而下,幸虧太太下半身卡在窗內才未跳樓成功。如此這般過了十五年,朱台深終於覺悟到「改變她不如改變我自己」,自此與太太和同工團隊之間的關係大得改善,太太也由過去的一言九「頂」到後來的一言「無」頂。
除了家人之外,朱台深牧師也分享自己與核心同工之間真誠相待的過程;他提到一位教會開拓不久就一起同工的青年,剛開始經常與他唱反調、搞個人主義,甚至有五次當著朱牧師的面摔門喊著要離開榮耀堂,朱台深卻說自己就是單單愛這位同工,事後還輕聲地問對方「氣消了沒?氣消了我們再好好談。」十五年後的某個晚上,已經是位傳道人的同工與妻子忽然到家裡拜訪朱台深,當面向他認錯,感謝他長久的包容和忍耐,甚至認朱台深為比屬靈父親更親的爸爸;現在這位同工已是青年事工的主責牧者,更是朱台深最倚重的左右手。
為了塑造教牧領袖的視野與眼光,朱台深認為可以在不同時期替自己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與榜樣。他提到有位念神學院時的同班同學,不論講道、英語、音樂等各方面恩賜都比他優秀,但多年後當朱台深到國外拜訪他時,這位在國外牧會的同學,因為沒有同工團隊,親自替留學生搬家,還閃到了腰;朱台深在禱告中求問神,這位優秀的同學為何如此困窘,神使朱台深明白,這位同學身邊需要有五種角色的人:一、Father(父親)二、Brother(兄弟)三、Son(兒子)四、Mentor(導師)五、Coach(教練),而且每位牧者的身邊也都需要有這五種角色的人。
 
治理教會 依人數與時期而有不同
夏忠堅牧師引用彼得‧魏格納在美國的研究指出,當教會人數在八十人以下時,首重牧養,達到八十人以上時,牧者就要看重治理。周神助牧師說:「治理不是當壞人,而是成全人」;過去都說自己是「無為而治」的他,近年來被神改變,認為教會治理也相當重要。朱台深牧師則以自身經驗指出,教會達一百五十人時才是關鍵,一定要開始有分工和授權;他以榮耀堂為例,開拓前十年每年增長約十二人,直到一百五十人時,便在教會中裝備興起大量帶職牧養同工,而且他找了一位「全教會最忙、名列台灣百大良醫之一的醫生弟兄」帶頭做榜樣,至今這位弟兄牧養二十個小組、超過兩百位弟兄,於是帶職事奉便成為教會的文化,弟兄姊妹都沒話說。
此外,朱台深牧師分析指出,教會在一百五十人以下時,牧師是扮演執行者的角色,一百五十人以上時,則著重訓練裝備帶職同工,等到超過三百人時,要讓每個同工都做管理,牧師則成為動腦筋的決策者。他也表示管理要有層次、更要細緻,「但教會管理一定要以牧養為導向,不能用其他方式、手段代替,關鍵是有愛、有團隊、有關係。」
相較於榮耀堂是朱台深牧師從零開始創立,剛到靈糧堂時已有一定人數規模的周神助牧師指出:「要認識自己現在的教會,重點是要有智慧」。他以「軍政」、「訓政」、「憲政」為喻,指出若教會已有兩、三百人時,仍是「你說了算」的軍政管理,恐怕不會成長;他認為面對一個已有治理模式的教會,首重與長老執事們建立關係,彼此取得信任和安全感,才容易帶領教會健康成長。
 
【摘自INJ國度網路電視台】


最後修改日期:2011/9/3 下午 1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