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牧師,別頭痛
|
|
|
牧師,別頭痛! 牧師,我可以參選嗎? 擔任市議員的弟兄週間來教會,既然已經認識了耶穌,意味著基督所吩咐的一切,已經成為工作、事奉的準則;關於從政,只好聽聽牧者意見。弟兄辯才無礙地闡述他的政治理念,高大身影中蘊含著政治熱誠,如今選擇謙卑聆聽牧師從聖經闡述信仰真理,我相信,這不僅僅只是一次政治與宗教的對話與妥協而已……。 當基督徒從政或參與政治活動時,牧者除了有份於教導外,也當分辨信徒從政是源自權力慾望或是神的呼召,幫助從政者靈命成熟並鼓勵愛人、愛神,更是牧者最應關切之處。 以個人身份從政並未違反聖經原則,反而可以在神所賜予的「位份」上產生積極影響,如同末底改與以斯帖之間對話說道:「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神說:「我們是『鹽』、我們是『光』。」表示著神的兒女對所處環境有著強烈的影響力。神說:「人點燈沒有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則清楚說明基督徒對於時代應有的使命感。信徒從政更可將信仰理念及價值觀融入政治中,如同麵酵使社會帶來好的改變。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群聚集之處,都需要神的兒女與祂同行、見證祂的榮耀,教會中若有正直、愛主的基督徒從政,不僅應當被鼓勵、更應當被保護。 就信仰觀點而言,世上政權與基督政權多半不存在友善的關係,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是一場屬靈戰爭,「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2);當基督徒參與政治(摔跤),誰來提供建議、提醒、安慰、支持?教會及牧者有無善盡責任,成為他們的遮蓋與護衛呢? 牧者當以神的眼光看政治,站在真理、公義立場,並尋求智慧的表達意見,就算必須回應時政也應當中肯而有益於教會及社會大眾,避免偏袒任何一方而帶來不必要困擾,牧者當然可以有政治立場,但是牧者並非政治人物,講台也不是政治舞台,牧者尋求神的心意永遠超過人的聲音,而弟兄姊妹期待牧師的先知角色,絕對勝過從政者。「到底支持哪一個政黨?」還是不宜在會堂中公開陳述,以免因為個人立場及好惡,帶來教會紛爭及世俗化。 既然執政掌權者也是神的命定,是神的用人,我們就採取順服的態度,支持鼓勵政府施政;然而在以下幾個可能涉及的範疇,教會當適時、適宜發出正確的聲音,成為社會的良心:遭受信仰迫害時(如:沒收聖經)、教會見證受虧損時(如:林進友事件)、違反信仰理念時(如:墮胎、同性戀)……等。 當社會已進入多黨政治時代,意見自然多元,教會肢體屬意或支持不同政黨,牧者很難免於不面對會友關於個人政治立場的詢問,所幸教會、社會已逐漸成熟,類似於相關問題,相信教會牧者多能依循聖經的看法,給予會友正確教導與回應。
牧師,我該投票給誰比較好? 華人所在之處,因著各地施行民主政治進程不一,有的仍待努力,有的地區則藉由前人的努力,教會已經不受政治力壓制及介入,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政治誘惑及試探之下,教會(或教派)應當參與政治層面究竟有多深?甚麼是教會不當踩涉的「紅線」? 只需稍微俯首審視會友名單,我們會感受到來自海內外、各族各省肢體在主裡相聚一起,成為基督身體的美好,族群問題在教會中似乎並無明顯差異或爭執,教會也從來沒有因為族群和諧而採取職務(權責)的分配。 教會理想應當也是國家追求的理想,可以鼓勵基督徒積極參與投票,至於投票給誰則以聖經教導為原則,求神賜給我們屬靈的透視力,知道候選人的「口水」背後有多少「活水」,因而做出正確決定,否則消極、冷漠應對,只有坐視社會沈淪與敗壞!
牧師如何在政治議題上牧養會友? 人受造以來,對於權利慾追求沒有太多改變,痛苦、喜樂交織出現在人類歷史中,不改變的是神垂聽祂百姓禱告,歷代志下七章14~15節記載:「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 神垂聽義人的代禱,從所多瑪、蛾摩拉事件就可以看出,神未揀選亞伯拉罕從政,然而亞伯拉罕的禱告卻關係著城市是否得救的命運;牧者肩負祭司角色,教導並持續帶領肢體為國家守望代禱極為重要,保羅的觀點甚明確,提摩太前書二章1~3節說道:「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 教會是屬於基督的身體,如何維持身體健康是牧者首要任務,當鼓勵會友先遵行大誡命:「盡心、盡性、盡意愛神。其次是愛人如己。」(太廿二37~39)再者與會友肢體共同努力完成主所託付大使命:「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施洗、教訓,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8~20) 藉由神恩典促使教會健康平衡發展,讓我們的弟兄姐妹將知道神對祂兒女終極目標與計劃,所有衍生出來的相關服事,諸如「社會服務」、「政治事物」……,就能夠正中標的且產生多元價值,諸如見證神的榮耀、帶領更多人得救成為神的兒女……,期望更多神家百姓能夠站在關鍵位置上發揮影響力,為國家、社會帶來真正祝福。 即使每個時代社會成熟度不一,基督信仰所帶出來的價值觀仍然值得群體追求且經得起時代考驗。基督徒在台灣,我們可以有更高貴的選擇,雅各書四章14節可以被解釋說:「義人如果不做點事,惡人就會大行其道!」無論如何,神的國永遠高過地上的國,因為政治既非絕對也非唯一,我們當因希伯來書十二章26~28節而永存盼望: 「當時他的聲音震動了地,但如今他應許說: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 台北榮耀堂 主任牧師 朱台深
|
|
|
|
最後修改日期:2009/6/17 下午 06:3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