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寧:孩子頂嘴父母同理心接納
台北榮耀堂乘風少年學園執行長林哲寧(見右圖,梁敬彥/攝影),十一月26日在「家有狂飆青少年」親子講座中分享表示,15-20歲的青春期孩子處於「大人身小孩心」的尷尬期,雖然父母是他們學習的樣式,但仍喜歡透過「頂嘴」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鼓勵為人父母者以同理心來接納孩子的「不一樣」,適時透過聖經教導進行機會教育,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林哲寧表示,多數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進行「我是誰?」的自我探索,他們渴望旁人的肯定與重視,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讓他們不願意很誠實地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他們常會陷入「自以為是」的迷思當中,作出在父母眼中很「白目」的行為。
接納孩子和自己的不同
由於不想讓父母「輕易看透」,因此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會選擇以說謊來作為自己的「偽裝色」。根據乘風少年學園統計,15歲是青少年出現說謊行為的高峰期,特別是當他們交了男女朋友或是有飲酒等偏差行為時,更不會主動向父母「坦白」。
林哲寧說,以交男女朋友而言,其實從一些言行舉止上都可以看出端倪,例如說開始注重髮型,在意衣服和褲管的長度,都是跡象,但林哲寧建議父母,要用愛心式的開導與子女溝通,而非以高壓式的管教。
舉例來說,很多青春期的女生會選擇交男朋友,其實多半的原因來自於她們在家中渴望父親的愛而不可得,因此轉向同年齡或年紀稍長的異性尋求感情的慰藉,他說,在雙親家庭中,女兒一般都是父親捧在手心上的寶貝,她們不能接受父親關愛的眼神從她們的身上移開。
恢復聖經父親的角色
林哲寧建議,恢復聖經中「父親的角色」是爸爸的當務之急,他強調,爸爸在和子女相處時,盡量避免以「我過去這樣做,卻失敗」的負面經驗來和子女對話,而是適時以拍肩或是擁抱的方式來向子女表達對他們的愛和重視。林哲寧強調,只要把握誠實及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其實有時爭吵也是親子之間進行溝通的一種方式,但很重要的是,父母要先做屬靈的好榜樣,但要謹守原則,讓孩子不會無所適從。
【摘自基督教論壇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