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標題圖示 -牧者:趁此復興浪潮 加倍傳福音
牧者:趁此復興浪潮 加倍傳福音
 
2009年基督教教勢報告顯示,台灣基督徒人口明顯成長,受訪牧者樂觀審慎地認為,台灣仍有極大比例的民眾在心靈上得不到滿足,教會應趁此復興浪潮加倍地傳福音。當教會跟著社會走向城市化,大教會如何幫助小教會或偏遠教會的需要,是很大的挑戰。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表示,從一般教會主日學數成長、佈道會更多人決志、大教會人數成長等跡象,明顯看出教會上升的趨勢。他認為,教會人數上升的原因很多,廿年前有人對於佛教人口上升感到憂心,但他並不擔心,因為佛教人口上升正反應現代人在現實生活心靈上不能得到滿足,相對於辦佈道會更容易得著人。而基督徒人口增加,也反應人心從物質上不能得到滿足,教會應更加倍的傳福音。
棄絕建造基督教王國心態
  他認為,教會應棄絕「建造基督教王國」的「變大」心態,而能站在上帝的心意,不願一人沉淪,願意萬人得救,加倍的佈道,為主得著更多的人。教會的佈道也不要以教會為通路,而是以基督徒為通路,讓基督徒的生命成為佈道的生命,領人歸主的生活模式。
  此外,夏忠堅認為,教會成長仍存在大者恆大的教會愈來愈多,他也呼籲大教會能體貼弱小教會的需要。
  新店行道會張茂松牧師也說,基督徒人口成長是很好的現象,不過,教會大者恆大,小者恆小仍然令人著急,如何幫助教會小者也大,有所突破,對教會是很大的挑戰。此外,現代人口集中在都市,教會城市化也是無可逆轉的趨勢,最重要的是把「船開到水深之處」,魚在哪網就下在哪裡。
  張茂松認為,教會成長的原因很多,基本上是聖靈的工作,以及牧者求新求變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過去一個人信主,可能會鬧家庭革命,現在卻少看見這樣的現象。而且很多影歌星信主後,勇敢站出來做見證,對年輕人有效法作用;過去多半知識份子信主,現在不少時尚青年歸主,也與過去完全不同。
  台北市教會聯合會理事長朱台深牧師從教勢報告觀察,這是教會普遍而全面性的發展,是非常好的現象。他說,近十年來,他走訪全台各教會,看到很多地方有許多基督徒為這塊土地流淚地禱告,他認為,這是上帝回應基督徒付出禱告的代價。
質變必帶來量變
  此外,他也看到現在的基督徒,比以前更勇敢向同事、家人或在職場作見證傳福音,甚至以基督徒為榮。朱台深說,2005年上帝啟示他,預言2015年台灣教會史上前所未有的復興成長,他相信,上帝的工作無人能擋,教會應趁著聖靈的潮流往前行,回應這波復興的浪潮。
  他指出,很多人認為很多人力和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大教會,但是在大城市也會有小教會,若沒有質的成長很難帶出量的成長,因此教會追求的重點不是追求大,而是追求健康成長,自然帶出質量都健康的教會。他認為中小型教會應尋求突破的原因,而不是方法,並仰望聖靈在教會的工作,如此教會轉化才有可能。
  張茂松也指出,教會的「質變」一定會帶來「量變」,過去我們認為一直追求「量」,「質」不一定好,但很少教會是「質」很好,「量」卻不成長,我們觀察不少成長的教會,都有禁食禱告、看重聖經教導,會友願意為主奉獻。
教會彼此分享合作成長
  台中生命之道靈糧堂林進吉牧師表示,眾教會復興是上帝的心意,不是只有單一教會成長,而是整個區域、地區、台灣的復興,所以看到全台灣各地區的基督徒比例都成長,未來期待眾教會能拿掉比較的心,彼此分享合作成長。
  林進吉牧師也提醒,有人進到教會後,後續的關懷跟進與牧養是重要的,因為關懷跟進可以使人留在教會,牧養造就可以使人繼續在信仰中成長,未來可以服事人。
  台南市傳道人同工聯禱會主席唐崇鏞牧師表示,近年來台南眾教會推動城市合一運動,眾牧者們同心尋求進入神的心意,在家中、教會、職場等建立禱告祭壇,復興跡象就越發顯明。
  他提到,透過禱告,不但眾教會對聯合性跨教派事工合作參與的積極度越來越高,百姓對福音的柔軟度也越來越好,福音行動在合一中發揮加成果效,年輕人歸主的比例更是不斷增加,各個社區屬靈空氣在禱告中產生轉變,各環節以禱告托住、在禱告中經歷改變,相信是台南基督徒人口比例增加的重要原因。
【摘自基督教論壇報】


最後修改日期:2011/3/9 上午 02:50:00